奇异果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-ios/安卓/手机版app下载

邯郸丛台区:文奇异果体育旅融合激活历史底蕴 城市更新绘就幸福画卷

作者:小编 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3-07 03:50:47    浏览:

[返回]

  在《黑神话:悟空》掀起古建旅游热的当下,因“胡服骑射”典故闻名遐迩的邯郸市丛台区,正以“新国潮”姿态强势回归。

  人气“聚”起来、文旅“活”起来、城区“靓”起来。从春节期间日均客流量逾20万人次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,到实现绿色“蝶变”的紫山生态公园,邯郸市丛台区以“文化+”为引擎,探索出一条古城复兴的新路径,让千年古都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交相辉映,焕发出新的生机与魅力。

  在邯郸的城市记忆中,丛台区新华街曾是全市最繁华、人气最旺的商业街区之一。但随着时间推移,其基础设施老化、建筑外立面破损、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逐渐显现。

  “以彰显‘老邯郸’记忆的商业示范区为目标,充分运用时尚现代的包装改造手法,打造层次分明的街区结构和丰富多彩的商业氛围,实现‘老城记忆’‘繁华商圈’的总体定位。”邯郸市丛台区委常委、常务副区长詹金东表示,新华街区的转型,基于此理念展开。

  2024年12月21日,新华街区重新开街,“学步邯郸 丛台有戏”首届国潮创意节同步举行,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。街区汇聚了小吃、文创、娱乐等500余个夜市摊位,成为邯郸夜经济的新地标。

  今年春节期间,修缮后焕然一新的邯郸道历史文化街区重新开街,以“漫步邯郸道、阅尽三千年”为主题的文旅活动同步开启。街区全长1.8公里,串联了回车巷、武灵丛台、学步桥等历史人文景观,成为河北热门旅游目的地,日均客流量超过20万人次。

  街区南端的“邯城郸礼”文创店春节期间日销售额近万元人民币,店内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成语冰箱贴、冀南门帘画等创意商品颇受游客喜爱。“很多外地游客都是奔着成语文化而来,对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兴趣浓厚。”该店总经理赵艳辉说。

  奇异果体育

  走进位于丛台区光明大街的“邯郸成语一条街”,仿佛步入一座开放式的成语博物馆。全长5.6公里的街道设有108个成语灯箱、105个带有浮雕成语图案的井盖,街道两旁的店面亦融入了成语文化,形成别具特色的店名。逛累了,再来一杯呈现“黄粱一梦”“胡服骑射”成语元素的创意咖啡,享受味觉、视觉的双重惬意。

  流动人口多、密度高、软硬件设施老化等问题,一度成为丛台区城市管理的难题。对此,该区瞄准城市更新痛点、难点,推进老旧小区治理、“断头路”畅通、低端市场整治提升等十二项攻坚行动,城区颜值、气质不断提升,居民生活环境更加美好。

  2024年,丛台区165个老旧小区得到深度治理,3万余户居民居住环境焕然一新,老旧小区“蝶变”精品住宅。

  曾经的琴苑小区,居民电动自行车无处充电,居民私自从家里扯线,“飞线充电”现象屡禁不绝,影响通行且存在安全隐患。如今,居民可在单元楼门口“一户一充”,解决了充电难、停放难的问题。

  “老旧小区改造不仅解决了居民电动自行车的充电烦恼,也防止了电瓶入户带来的安全隐患。”丛台区联纺东街道迎宾社区党支部书记贺丽萍说。

  在众多“断头路”中,东西走向的北仓路涉及光明桥街道河西村,周边人员密集,征迁情况复杂,尤为引人关注。“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,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。”光明桥街道党工委副书记、办事处主任申坤介绍。

  2024年,丛台区共打通21条37段“断头路”,新增通车里程23公里,占全市总量的63.6%。

 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质,丛台区精细推进低端市场整治、市容市貌整治、住宿餐饮提升等工作奇异果体育。滏阳河、沁河“两带”景观全线条背街小巷完成精品示范创建;提升改造停车场180处,新增泊位9414个,党政机关泊位向公众“错时开放”,让居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。

  2023年底,丛台区紫山废弃矿山实现绿色蝶变的特色做法入选全国《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典型案例集》名单,其生态修复经验在全国推广。

  紫山位于邯郸市西北15公里处,因其山石多为紫色,故名紫山。据史料记载和专家考证,2300多年前,赵国大将军赵奢因战功卓著被赵王封为“马服君”,赵奢死后葬于紫山,故紫山又称“马服山”。

  奇异果体育

  20世纪80年代初期,紫山核心区内先后开办了40余家煤矿。由于长期无序开采,致使生态环境恶化。

  近年来,丛台区践行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理念,启动紫山矿山生态修复工程。同步实施水域保护、矿山治理、土地整治、植被恢复、周边环境提升五大工程,统筹推进“山、水、林、田、湖、草、路、景、村”九位一体综合治理。

  奇异果体育

  “修复时,引入成活率高、观赏性强的榉树、国槐、栾树等树种,聘请专业生态园林公司对树木进行移植、管护,保证了树木成活率。”丛台区紫山服务中心主任岳飞飞说。

  如今,紫山植树超80万株,新增绿地6500多亩,森林覆盖率由16%跃升至96%,昔日“生态疮疤”蝶变“城市氧吧”。

  丛台区以“矿山修复+”模式,融合紫山的历史文化、生态治理与文旅产业,保护修缮刘秉忠竹林书院旧址、王乔洞等历史遗存,吸引各地游客参观。

  此外,丛台区推行“龙头企业+基地+农户”模式,打造现代化农商园,现代农场、网红民宿、房车露营地等新业态不断涌起。村民在家门口就业,年收入提升,实现了从“靠山吃山”到“依山富民”的转变。

  “以前靠种地和外出打工,收入不稳定,现在在家门口的景区负责绿化种植,守着家,还有工资。”家住紫山附近的丛台区三陵乡西陶庄村村民刘荣说。

  如今的紫山,矿坑变湖泊、荒山披绿装,生态修复与乡村振兴、全域旅游融合共进、互利共赢,一幅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的美好画卷正徐徐展开。

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 举报邮箱: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总机:86-10-87826688>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