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单是一个周末,湘潭就吸引了数万人气。两万余名音乐爱好者来潭看群星演绎,千名冬泳爱好者聚集莲城横渡湘江,三千余名“薪火传承·中国健康跑”选手酣畅淋漓地奔跑在这片红土地上……
关注湘潭的人或许会发现,今年以来,湘潭文旅的热度久居“高位”:继暑期的龙舟赛、TBA、纳凉季等超过500场次的文旅体活动,给予人们一场场浪漫的“盛夏之约”后,这个冬季的系列活动又一次展现了这座城市的温度与激情。
近年来,湘潭文旅战线始终聚焦打造“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目的地”目标,以全员战斗的姿态、全力以赴的竞技状态,以精烹之法做香文旅大餐,推动文旅发展行稳致远。
先来看一组数据:湘潭市第三届旅发大会暨第四届潭商大会顺利召开,共签约14个文旅项目,总投资17.79亿元。
“嗨够湘潭”促消费行动发放“文旅一卡通”2.7万张、消费券1040万元,拉动消费20亿元。
打造16个省级消费新场景、集聚区,组织“文旅体消费季”等活动300余场次,接待海内外游客4700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收入540 亿元奇异果体育app官网。
同时,韶山市入选中国研学旅游优秀目的地标杆城市,岳塘区进入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,万楼·青年码头荣获第五届中国文旅先锋奖……
一座城市的文旅资源,就如同一桌招待来潭游客的大餐,既要合口味,又要有特色。湘潭正以精烹之法,持续做香这一桌文旅大餐。
“请党放心,强国有我!”在韶山伟人广场,4000余名青年学子的铮铮誓言响彻云霄。他们在这里追寻着红色足迹,点燃心中那簇红色火焰。
2023年4月,湖南省启动“我的韶山行”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。截至今年12月初,已有超过250批次共计40余万名青少年学子来到韶山接受红色教育。
红色是湘潭出圈的“硬通货”。在339处红色资源中,伟人、元帅是其独有的红色IP。在韶山、花明楼、乌石组成的湖南文旅“红三角”中,湘潭独占两“角”,是湖南红色旅游的“核心地带”。
2022年以来,湘潭依托旅发大会,紧盯项目建设,累计签约项目82个、签约金额143.72亿元,建成项目73个。其中包括最忆韶山冲、韶山红色教育培训综合服务基地(一期)、湘潭红润教育培训中心、韶山军博园、湖南农动考察之路、少年伟人求学励志之路等一大批红色文旅项目,为文旅发展构建起“硬核”支撑,注入强劲动能。
近年来,湘潭做好“红色”拓展文章,通过“红色+农业”,实现乡村振兴;通过“红色+工业”,实现工业产业延伸;通过“红色+美术+体育+美食+人文”,推动文旅体融合纵深发展。热气腾腾的红色旅游,也成为湘潭文旅产业的“主粮食”。
据统计,今年前三季度,湘潭各旅游景区(点)共接待国内游客3589.35万人次,实现国内旅游收入409.30亿元,与2023年相比,分别增长了55.65%和96.99%。其中,红色景区(点)迎来游客2722.23万人次,同比增长76.99%;实现红色旅游综合收入265.78亿元,同比增长90.51%。
今年前三季度,湘潭各旅游景区(点)共接待国内游客3589.35万人次(陈智星 供图)
“一切皆可文旅,文旅赋能一切”,这一句在湘潭文旅系统广为流传的话,似乎说明了湘潭文旅融合的深度和广度。
说湘潭的文旅融合,就不能只说韶山75处红色资源点诉说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,也不能只说窑湾老街蜿蜒曲折的石板路与老宅赋予的古韵悠长,还不能只说厚重历史与青春时尚激情碰撞的万楼·青年码头……还应说“以文促旅,以旅彰文”的理念和决心,应说挖掘特色资源,做活一桌莲城文旅的“特色菜”的具体行动。
10月29日,湘潭市第三届旅发大会暨第四届潭商大会在韶开幕,两会合一,以商促旅、以旅兴商。5大主体活动,5项配套活动,将人气、资源、渠道等元素汇聚在一起,形成了强大的“办会兴城”合力,为湘潭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近期,湘潭市又以“红色之城、文化之城、山水之城、活力之城”为主题,推出了42个重点招商引资文旅项目。其中,依托湘潭独特的景区资源IP,重磅发布了8个景区开发项目。
近年来,湘潭持续推进文旅与科技、农业、工业、体育等深度融合,激活赛事经济、节会经济、演艺经济等多种融合新形态,以多元业态促进消费。
湘潭以工业而兴、因产业而旺,是国家重点投资的第一批工业城市。浓厚的工业氛围,让湘潭充满了工业领域的特色文化。
近几年,湘潭市打造了“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”湘钢文化园以及吉利汽车湘潭制造基地等6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,逐步形成了“参观+体验”或“参观+科普”的工业旅游模式,吸引了众多群体前来沉浸式体验中国现代化工业发展脚步。
今年6月,湘潭市发布了三条工业旅游线路,涵盖了湘钢文化园、吉利汽车、龙牌酱油、锰矿国家矿山公园等十多个代表性工业旅游景点。
每当夜幕降临,万楼披上了金色的“外衣”,显得更加雄伟壮观,成为湘江西岸一颗璀璨的明珠。
这里,凭借快乐大本营IP主题乐园、芒果海洋馆、“湘潭眼”摩天轮、万楼元宇宙沉浸式体验中心等,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娱乐体验,令人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完美结合。
这里,以日均迎客超万人的实力,让这座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历史地标,焕发出青春时尚的光彩。
万楼·青年码头项目,既蕴含着湘潭文旅创新融合的智慧,也是湘潭盘活闲置资源的典范。
湘潭万楼始建于1615年。400余年间,古代湘潭文人墨客常聚于此,登楼观景吟诗作赋。2013年,万楼完成了第六次重建,内九层、外五层的结构,总高63.48米,成为湘江湘潭段的一座地标建筑。
2022年8月,湘潭市委、市政府提出“盘活存量资产+市场开发”模式,决定与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“万楼·青年码头”项目。半年后,一个集“商业、艺术、文创、休闲、美食、娱乐”于一体的高品质都市文旅项目全面启运,成为当之无愧的湘潭文旅第二张名片。“支持地方盘活存量资产 打造‘湘潭万楼·青年码头’特色文旅项目”也入选了2024年湖南省金融促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典型案例。
湘江之滨的观湘门,曾是湘潭城的主城门,是“金湘潭”的重要见证者,后由湘潭城发集团投资重建。为了盘活闲置国有资产,去年初,湘潭市与湖南出版集团对接,将湖南新华书店集团旗下“乐之书店”品牌引进湘潭,并在观湘门建设了湘潭首家“乐之书店”。如今,观湘门“乐之书店”已成为网红打卡点,阵阵书香吸引来一波波读者与游客。
韶山南站数据中心综合楼改造成了韶山沐泽红培研学酒店;文庙、伟人青年活动旧址、李氏宗祠、陈赓故居等一批文保单位,通过文物修缮重焕生机。
如今,热情好客的湘潭文旅,正以奋进的姿态,精挑“食材”,苦练“厨艺”,满怀诚意地将一桌丰盛的“文旅大餐”呈现在广大游客面前。(陈智星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奇异果体育奇异果体育奇异果体育